不管哪个朝代的食客,就没有不图新鲜的。

  游街结束后的第二天,就有城里的食客,不惜冒着酷暑,赶上十几里路,过来码头寻“宋记食府”。

  要是在昨日之前,码头上的人未必都能把那名号和宋玉枝家对上。

  现下则随便找个人问,都能问到宋玉枝家的小摊档的位置所在。

  而等他们寻到的时候,则已经到了饭点,小摊档上已经人满为患,便还得接着再等。

  天热人火气大,食客等的不耐烦了,少不得要抱怨两句。

  抱怨的多了,整个队伍就显得闹哄哄的,拌嘴吵架的屡见不鲜,甚至还有人差点就打起来!

  巡逻的官差都需要三不五时过来,维持秩序。

  这一点,宋玉枝也实在没办法。

  她已经把古家夫妻请过来当临时工了,自己也尽可能地多准备饭食,但小摊档上得用的灶台就那么一个,口子又只有那么大,一次只能接待那么多人,实在是应对不过来。

  便也只能一边送些汤水给远道而来的食客,一边赔不是,并同人解释,再过不久就会进城开店,让对方多担待一些。

  如此这般,才算没闹出什么乱子来。

  转眼到了五月中旬,宋玉枝和弟弟简单盘了盘账。

  这半个月的进项属实喜人,扣掉发给栓子铁牛等小子的工钱,和给苦力龙舟队的赞助费,毛利润还有十五六两,都快赶超刚入夏淡季那会儿,一个月的进项了!

  早先好光景那会儿,宋玉枝攒下了二十多两银子,上个月病过一遭,连吃了好几日的汤药,花用了不少,那会儿生意又淡,存银便一直未曾大幅度增长。

  如今算算这进项,到月底想来存银能奔着五十两去了。

  这么些银钱绝对不算少,够普通人家五六年的嚼用了。

  但宋玉枝却并没有多欣喜,这一旬来,她已经发动了身边所有能用的关系,去寻找铺面。

  也抽空去看了几间,其中条件好一些的,主家几乎都要求按年交付租金。

  一年三十两到四五十两租子的都有。

  听着好像是足够覆盖了,但是开店和摆摊又不同,铺子里的开支更大,不是摆摊这会儿,每天备一点买菜的散钱就成了,怎么也该预留一些流动资金,用来把铺子里外修缮,装点一番。

  这也是为何码头上很多商户,宁愿花费三四两的月租,在这儿开摊。而不是进城去开铺子了,就是因为这边按月交租,若是进项不好,随时能把摊位给转让出去,不会亏损太多。

  而城里的铺子一交就是一年的租子,一个亏损,搞不好都能倾家荡产!

  另外宋玉枝还准备增设人手。

  招收学徒的话,一开始倒是不需要给人工钱,但是得管人吃喝,给拜师的红封,买两身新衣裳。

  另外招掌柜和跑堂、帮厨之类的,那就得真金白银给人开工钱了。

  粗粗算来,起码还得多挣个十两银子备着,才能安心。

  宋玉枝心里算着这笔账,一时间也有些没头绪。

  而此时比她还心急的,码头上还有一号人。

  不是旁人,正是那李贵了。

  端午前后,这厮靠着抽成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  端午一过,他的抽成直接呈现断崖式下跌,莫说跟龙舟操练那会儿相提并论,就是跟四月里,他刚把一众闲汉组织起来时相比,都是完全不及的!

  眼看着到手的银钱一天比一天少,都不够应付他在城里胡混了,李贵便火急火燎地到了这码头上,找到一众小弟兴师问罪。

  “我知道端午节前,码头上人多,你们的营生比素日里好。端午过了,自然得回落不少,可咋个可能落到四月里的一半?”

  他以为是这些人疏于看管,亦或者是谁吃了雄心豹子胆,把该给他的一部分银钱给眛下了!

  故而语气并不算多和善。

  谁知道一众闲汉也是有苦难言,七嘴八舌地就诉起苦来——

  从前他们借着李贵的关系,搭上了城里的富户家的下人,这才能赚的那么多。

  端午之后,全城都在热议“宋记食府”。

  那些富户既不是瞎子,也不是聋子。

  就算没亲眼去瞧游街的热闹,也能从亲朋好友、仆妇小厮的嘴里听说宋记的名头。

  他们是没有那份闲情逸致亲自往码头跑的。

  自然是让自家下人去跑。

  下人再跟相熟的闲汉一提。

  闲汉们谨记李贵的吩咐,咬死了不送宋玉枝家的吃食。

  那些下人不过是收了李贵些许的好处,有个面上的交情,可没工夫去管双方有什么恩怨纠葛。

  他们总不可能为了点微末的面子情,去和主家回复自己采买不到、完不成差事吧?

  李贵手下的闲汉不送,他们便找城里的。

  城里的闲汉可不会听李贵的号令,收了银钱就去办差事。

  虽然时常要在码头上排好一会子的队,但宋玉枝这边会给排队超过二刻钟的客人送汤水。

  那种可口解暑的汤水,若是在城里那得两三文钱一碗,顶得上他们一趟跑腿的进项了,平时就是再渴都不会舍得买的。

  现下却能免费喝到。

  而且因为宋玉枝摊档上的饭食确实美味,即便是嘴刁一些的富户,通常都能吃的满意,手松一些的,还会给负责采办的下人一些赏钱。

  那部分赏钱经过下人的手,偶尔也会漏几文钱到闲汉手里。

  一时间去宋记跑腿采买饭食,都成了一样肥差了!

  城中消息灵通的闲汉,听说谁家想要宋记的盖浇饭,就跟猫见了耗子似的上赶着,殷勤又周到!

  一来二去,那些个富户家的下人,也懒得再同李贵手底下的人合作了。

  还有一遭,码头上的商户摊主也不是傻子。

  前头不过是看李贵势大,把生意最好的宋玉枝家都压的没了生意,才捏着鼻子答应下了那不平等的合作条件。

  现下宋玉枝家的生意比春日还好,且托宋玉枝的福,码头上来往的闲汉越来越多,他们何必接着再看李贵的脸色呢?

  还不如托城里的闲汉捎带东西呢!

  两种因素之下,李贵手底下的闲汉的收入,可不是断崖式下跌?

  “我前头早就提醒过贵哥,说不能放任那宋小娘子……”那个素日里负责探听消息的耳报神忍不住嘀咕出声。

  李贵心里也是后悔不迭,本以为宋玉枝是秋后的蚂蚱,蹦跶不了几天。

  至多借着端午节,风光那么一阵子。等节日过完,还得跟从前一样,被他辖制!

  哪里想到宋玉枝花式手段那样多,事先还未透出一点风来,被辖制的秋后蚂蚱反而成了他!

  当着一众小弟的面,李贵怎么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?

  他不耐烦地打断道:“现在还说那话顶啥用?快想想后招才是!”

  那耳报神沉吟半晌,终归还是帮着出了主意,“不然贵哥亲自跑一趟,再去和小娘子谈谈合作?这次不提什么按份抽成,只和别家一样,一趟收个两文钱……或者一文钱也成!”

  “若是能谈成,以后她家的饭食只让我们送。不只能让兄弟们乘着东风出出名,接到更多活计。也能安住码头上其他商户的活络心思……”

  这也确实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,李贵到没有一口否决,只说:“前头撕破了脸,闹得那般难看,现下再谈合作……那小娘子能同意?”

  “那小娘子志不在码头,听说马上就要进城开店。想来现下正需要银钱。俗话说‘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’。跟实打实的银钱相比,贵哥和小娘子那头那点矛盾算啥?”

  李贵听得不住的点头,他自个儿不也是为了银钱,现下愿意去宋玉枝跟前赔礼认错,伏低做小吗?

  想来那小娘皮也是一样!

  后头他又同众人仔细商量一番说辞,隔天一早,便又去了小摊档上寻宋玉枝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成色18K1.220.38,成色18K1.220.38最新章节,成色18K1.220.38 biquke.vip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
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