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玉枝还未开口,宋知远已经轻快地笑起来,“大伙儿都散了吧,姐姐肯定已经想到法子了!”

  宋玉枝笑看他一眼,“法子我确实想到了,但大伙儿却不能散,我还需要你们帮忙呢。”

  说来铁牛的提议是最不出错的。

  有句话叫“山不来就我,我便去就山”。

  城中一带没客人,长缨街上又不禁止兜售货物,完全可以把吃食送到那边出售。

  难点在于,运送路途拥挤堵塞,一般的汤水和饭菜,都很容易被高温影响,时下又没有什么得用的保温装置。

  而长缨街上的客人又是不差银钱,比较讲究的。

  那么做出不会轻易散温的吃食不就好了?!

  甚至都不用另外想什么新点子,利用宋玉枝之前准备好的食材就成——

  先前做龟苓膏的时候,她就想好了要在铺子里售卖煲仔饭。

  只是当时没有足量的腊货。

  这些日子来,宋玉枝早就开始准备腊货了。

  夏日里腌制腊货不愁日光,却容易变质。

  宋玉枝选用了烈酒,在晾晒过程中,还在腊货上喷洒了一些白醋,用来防止蚊虫叮咬。

  晾晒完,她就把腊货送到慈光寺僧人守着的冰窖里,把冰窖充当冷库,把腊货进行冰镇冷藏。

  几日之前,宋玉枝已经收获了第一批试验品,检查过品质,包起了一些,送行那日送给了霍繁星主仆。

  今日,见到慈光寺的僧人,她便很自然地想到了冷库里里贮藏着的腊货。

  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,宋玉枝便开始安排活计了。

  她先让刘大全跟着慈光寺的僧人跑一趟,取十来斤腊货过来。

  再让叶儿和葵儿进灶房去淘米、洗菜。

  宋知远和赵大娘则是需要去跑一趟远路——

  宋玉枝前头在上次买盖碗的地方,订了百来个小砂锅。

  正是这批货一直没到齐,煲仔饭的新品计划才被搁置到现下。

  现下也甭管到了多少了,有多少取多少回来。

  连带着隔壁针线铺子里的周氏,也被宋玉枝请了过来。

  小砂锅散热慢,对食客来说,煲仔饭搁上两三刻钟,都不会轻易变凉,那是好事。

  但对于负责运送的小伙计来说,轻易不会散热的砂锅却是危险品。

  需要做一定的防护措施。

  宋玉枝照着现代的微波炉手套,画了个草图。

  那种手套对于周氏这样擅长针线的人来说,不过就是变形的棉手套罢了。

  而且不需要照着人手的大小去量身定做,方便简单的很。

  周氏就扫了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,说针线铺子里就有现成的裁好的棉布,做起来快得很。

  方方面面都安排到了,脚程颇快的刘大全也从把腊货给取了来,宋玉枝便立刻往灶房去了……

  *

  正午时分,宋记依旧跟上午一样,门庭冷落。

  宋玉枝把配菜都准备妥当,先做好了几锅煲仔饭。

  此时周氏也先送来了两对隔热手套。

  小伙计们整装待发,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宋玉枝——

  手套只有两对,那么最多就能出去两个、或者两组人。

  必然得有伙计剩下,守在铺子里。

  张栓子说:“早先在码头兜售饭食和汤水,我是第一个推销成功的!”

  铁牛道:“那会儿是我提议东家售卖绿豆汤。这次东家如果让我去,我说不定也能想到别的。”

  两人这么一带头,其余人自然也开始争先恐后地毛遂自荐。

  谁都不想错过这个表现机会。

  宋玉枝就让他们都别急,“这滚热的砂锅你们见过了,必须用棉布仔细包着运送,拿出来的时候更得带上那手套,才能确保不被烫到。长缨街上的热闹,我亲自去瞧过,不会轻易揭过。起码得热闹到天黑,所以没分到手套的人,也只需要稍微在铺子里等上一等,等我娘那边做出新的手套来,且有的忙呢!”

  众人最是信服她,当下也不再争抢什么。

  宋玉枝接着就点了铁牛和张栓子出来。

  铁牛是几个小子里最稳重、最有主意的,有他在,宋玉枝能安心不少。

  张栓子则是天生的好人缘,先前在码头上,来自化人厂的龙舟队就是因为喜欢他,才会愿意购买宋玉枝的饭食。

  宋记在城里开业后也是一样,好些个食客都喜欢和这小子攀谈闲聊。

  由他去进行第一轮的推销,自然是比旁人顺利的。

  二人出发之前,宋玉枝又仔细叮嘱一番,让他们务必注意安全。

  顺带,她还给两个小子发布了一个新任务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成色18K1.220.38,成色18K1.220.38最新章节,成色18K1.220.38 biquke.vip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
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